修電影課這種文學類的課不錯,至少找小說或電影有一個參考方向。

作者:鍾阿城

這本記得小時候看過,可是沒什麼印象,聽盧非易上課提到所以又去看了一次。原來是在寫文革的小說,但不同於一般傷痕文學,他是用平靜的敘述,描寫知青(好像大陸很愛這種簡稱,知青=知識青年,憤青=憤怒青年)下鄉勞作的幾個故事。

棋王裡,花了很長的對話討論飢餓,也很多對生活的哲理探討。
樹王,後來才揭曉原來樹王是個人。學生大批砍樹,放火燒山,只是要證明人定勝天。蕭疙瘩的死是理所當然又莫名其妙,或許就如同跳進火裡的那隻麂子,失去了森林只好與森林同歸於盡。
孩子王,很直接的批判了當時教育的無用,到了初中三年級還認不得幾個字。最後主角瀟灑地離開教職,或許有教到王福這個學生就已經是心滿意足了吧。
還有會餐與樹椿這兩個短篇。後者寫的是唱歌,一陣子被反對,最後又紅起來了。可是中間失落的一代卻不會歌唱。這是對文革的明顯隱喻。
書中的故事結局都不完整,就很像記錄片一樣把事情記錄到一個段落為止,很特殊的寫作方法。

文革是個最荒謬的時期吧。全國集體瘋狂,傳統文化被摧。書中學生都不再念書而要去鄉下身體力行作生產,但其實卻像是郊遊一樣,工資食物都由國家出。看這種書有點像在看存在主義作家的書,但偏偏他的荒謬又是真實發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lw4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