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的自然不是電影院賣的預售票,那只是大量換折扣而已。我想討論的是在電影開拍前或拍攝時就賣的預售票。
主要是因為看到魏德聖在賣預售票籌錢的新聞,想到這跟我之前的想法很像。
預售票的性質就像預售屋,買預售屋的人提供資金給建商讓他能繼續蓋房子,而買預售屋的人承擔這種風險的報酬就是有較優惠的價格。
而財務上來看這有點像是入股的形式,而因為報酬是確定的,所以買預售票的人像是在買"可以領固定收益且不可轉換的特別股",而固定收益部份就是預售票根之後電影票的價差(相較來說出錢的片商就是普通股,他要賺的是扣掉所有支出後的獲利)。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說2007年國片觀影人次為170萬人次。假設15%的人願意購買預售票,那大約有25萬人次。假設出售每張預售票可以賺10元,那估計每年營收有250萬元。
市場規模似乎不是很大,但覺得有幾點可以增加營收可能:
1. 因為預售票便宜,所以應該可以吸引到新觀眾群,所以不見得只是切原來的餅,可能餅會變大。
2. 因為資料只找到2007年。但2008年的海角七號成功,應該這一部就超過這個總數了,所以如果當年度有特別賣座電影營收有機會大幅超出預期。(2007年最熱門片有"色戒"、"不能說的秘密"、"練習曲"與"刺青")
3. 因為預售票等於為導演帶進新資金,很多原本可能拍不成的片可能因此而得以拍成,有更多新片自然也容易帶進更多票房。電影產業的特性應該是新供給會帶起新需求。
再來講預售票的好處:
1. 便宜。因為買的人要承擔片子可能拍不成的風險,所以我覺得價格應該至少要到一般首輪片的6折以下。不過要打幾折應該還是看片子的資金需求,若不缺錢或是片商願意承擔所有風險那不賣預售票也是可以。再來對片商來說也是可以節省成本,因為多了一個資金來源,片商剩下的錢就可以投入到更多其他片子,擴大整個國片市場。
2. 可以預先知道市場的看法與反應(這點最有價值!)。以預售票售出的數量多寡大約可以知道觀眾的期待程度,像如果有些片沒資金又連賣預售票也沒人想買,那真的可以考慮收一收別拍了,不用拍出來以後沒人看又怪別人不懂藝術。而最重要的是能讓一些很受期待的片不會因為資金短缺而拍不成,因為拍攝時就已經有足夠資金流入了,片商也不怕虧本。
3. 逼導演一開始就要做好充足準備。因為觀眾會願意買預售票那一定是因為你開出來的劇情大綱跟演員吸引人,也就是逼著導演要先把劇情想得能吸引觀眾,而不是鬆散又毫無架構,結果最後硬是湊出一部品質很差的片出來。
至於成本支出跟模式,目前想法是:
1. 因為市場規模跟獲利都很有限,加上地區分散,故一定得以網路售票的方式。而送交方式應該是用掛號信,但因為掛號20元相對單張票價很高,故一般人應該會湊多張同時購買一起寄送。
2. 因此最主要支出就是架設網站跟網站維護。再來是得要取得大部分片商跟導演的合作,客觀來說應該是會有意願(但或許會有其他利益考量或衝突?!)。
3. 或許可以考慮類似拍賣網站的掛牌費,可以增加額外收入。
4. 開始或可尋求補助,畢竟是促進國片這文化事業的推手。或許也可以以此為理由跟郵局談價錢?
目前想到的問題:
1. 資訊不對稱與買預售票者所承擔的風險。會不會有導演拿到了錢結果捲款潛逃?又或是可能拍片過程偷工減料(因為反正我已經賺到你的票錢了,自然省著拍。或是說原本說要請大明星現在改請沒聽過的路人來演)或污走款項?因為原本由片商出錢他像是大股東,自然會嚴格監控執行長(導演)的行事。但一般買預售票的都是小股東,沒有監控的管道也沒有太高的監控意願,這時代理問題就產生了。又會不會片商先把預售票的錢收進口袋,變成大股東坑小股東的代理問題?或許該規定片商願意出的錢透支後才可動用預售票的資金(但這種規定似乎太消極,約束力也不大)。不過基本該做的就是預售票應為優先股,求償順位先於一般股,這樣至少可以確保就算亂被搞最後有剩錢會優先給一般人而非片商。
2. 跟電影院這邊怎麼分帳?我想這點應該由片商跟電影院議價,像是每收到一張預售票片商得提供多少錢給電影院業者(不然電影院根本不會想讓你用預售票)
------
補充:
擴大市場的方式-
針對國片的市場過小,但外國片卻沒有資金需求。所以應該針對的是之前強調的"預先知道市場的看法與反應"。片商引進外國片前想先知道市場反映,或許可以藉發行少量預售票,不管是透過量還是銷售速度來評估引進片子是否值得。也可以評估應該在少數電影院播映還是所有首輪戲院上映。
- Oct 31 Sat 2009 23:50
電影預售票的可行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