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想人真的是很有趣的一種動物,現在世界這種經濟模式任何理性邏輯都會告訴你不該存在,我們卻理所當然任其持續了幾十年。

假設有一個人他過日子的方式就是不斷跟其他人借錢,然後拿這些錢去買各種別人生產的東西,而自己每天就在家裡打開印鈔機印鈔票來付別人利息,並且從來不還本金,你覺得社會會接受這種人嗎?一來不會有人想借他錢,二來他印的鈔票沒人想要。但美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而全世界欣然認可這種模式數十年了。

當然你可以拉出幾十年來的線圖說這模式從來沒出過問題,憑甚麼這次會不一樣?是的,我無法肯定這次會不同,也不能斷定所有人會很快從幾十年的錯誤習慣中清醒過來,但這次有個最大的差別就是利率已經到0了。利率是個讓政府可以用來對抗衰退的緩衝墊,這麼多年來政府從來不曾想過解決問題,只是不斷降低利率來繼續吹泡泡掩飾問題,從古早2位數的利率一直到現在的0利率,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利率似乎無法再降了。
當然0不見得是終點,FED想出來的新方法就是QE,用通膨把實質利率變成負的,短期見似又把泡泡吹回來了。但有個問題就是人是個奇怪的動物,日本央行早就用過多次類似QE的貨幣政策,卻陷入流動性陷阱不曾脫離泥沼。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人對於0這個名目利率下限有特殊感覺,0似乎會讓人清醒。因此當下個危機出現時,當哪天人們不再相信政府或央行能靠政策解決問題的時候,算起總帳來就會很有趣了,甚麼日本破產美元危機這些原本被當成天方夜譚的故事都可能成真。當然我無法預測人會不會如此反應,但我覺得這次相較以往是人們最有機會被從美夢中驚醒的一次了。

2008年經濟危機後重吹泡泡的過程中有個很明顯的特色就是:各國央行無法升息。美國無法升息,因為一升息美國政府就無法負擔那天文數字債務的利息,且央行持有的一堆債券資產價值會直接打折。而世界其他國的復甦相對美國來說更差,自然更無法升息。再者復甦過程中實體經濟復甦緩慢,看各國就業人數回復緩慢,且製造業相對服務業更是弱勢很多,代表許多新增的工作都是不事生產的工作。還有看股市表現,創高的都是大型價值股,這些公司藉由極低的利率來發債借款,然後大發股利或買回自家股票(都等同減資),表面上獲利大增,但實質投資增加卻沒有那麼多。以往的復甦看到的都是小型成長股表現遠優於大型股,代表消費端的需求強勁,整個產業的公司百家爭鳴,現在股價創高卻是建立在大公司的資金成本與財務結構的調整上,明顯與過去有所差異。

看到美國復甦的方式,現在似乎又有點回到美國會走入日本模式的看法了。我認為可以假設未來FED不會升息,也不會停止印鈔,FED已經沒有手段退出寬鬆,通膨起來它也無法以緊縮政策對抗。未來經濟只能以長期低成長或0成長的模式繼續,因此不必期待過去的高經濟成長時代能重現。

當然永遠不能低估人的瘋狂,尤其是要猜這種和數十年慣性相反的結果更是得小心。市場並非總是對的,可是就算他錯也可以先把對的部位先軋出場再認錯。
講半天結論是什麼呢?就是如果長期持有國外資產要記得對美元做避險。更白話的說法:對於持續印鈔而無法還債的國家貨幣長期都可以放空,像放空美元、日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lw4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