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es-of-wrath-DVDcover.jpg

The Grapes of Wrath

1940年由"憤怒的葡萄"改編而成的經典名片,約翰福特(John Ford) 導演,亨利方達(Henry Fonda) 主演。原著小說作者約翰·史坦貝克是美國的作家,他的"人鼠之間"、"伊甸園東"及這本"憤怒的葡萄"都是最重要的美國文學作品。

故事描寫美國經濟大蕭條時,資本家引進耕耘機,讓原本耕作的佃農流離失所,全都湧進加州找工作。然而加州的雇主在供需失衡下又盡其所能剝削勞工,讓勞工連吃飽都成問題。

電影一開始就點出了問題的荒謬,將被逐出家園的佃農們想用武力捍衛家園、想找人報復,然而傳達消息的人卻告訴他們收走他們土地的是一間公司,這公司又是聽從銀行指示,而銀行本身也都自身難保。所以這些悲哀的佃農們連要找個怪罪的確切對象都找不到,一夕間就被耕耘機取代了。整個資本體制是值得反思的,工業機具取代人力絕對是成本節省與效率的提高,然而這樣帶來的好處是誰享受到了?資本家荷包賺飽,可悲的是勞工不但甚麼都沒享受到,還被逐出家園到處流浪。

小說與電影最大的差異在結尾。小說的結尾是震撼的一幕,在Joad這家人被極其剝削,家庭四分五裂,出生的小孩是死嬰,最後又碰上大雨淹水,在這最慘烈的時候,母親叫生下死胎的女兒用乳水餵食一個生重病的男子;而電影則更簡化,製造一種類似大結局的收尾,讓一家人住在互助社區又找到工作,雖然未來仍不確定,但卻勇敢面對挑戰。相對來講我更喜歡小說的那一幕,在自己最艱困的時候下還幫忙他人,是作者對人性堅強高貴的讚揚,同時也寫出生命的韌性。在一步步走向絕望的故事最後,用這樣的一幕收尾,帶給人一絲希望的火光。

雖然是老片,然而題材圍繞著人性,劇情流暢,不會覺得冗長,應算是改編文學作品成功的範例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lw4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