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_fWatm087312102.jpg

Wall Street

Oliver Stone專題的最後一片。原本不知道這個導演,不過似乎很多片子蠻有名的,而且都有政治批判味道,似乎也了解為甚麼之前電影理論課會特別分出一個"政治電影"分類。

這一片政治意味沒有很重,主要是金融市場的爾虞我詐。麥克道格拉斯,一個專門做內線交易的大亨Gekko,帶著想在華爾街闖出一番天地的年輕經紀業務員一步步沉淪。主角不再在乎法律,靠著內線賺進大筆的錢,以為自己有能力掌握一切,最後卻發現自己只是Gekko手上的一個棋子。他無法像Gekko為了賺錢可以出賣自己親人,於是最後決定反將Gekko一軍,並坦然面對制裁。法律發揮的力量很微薄,但良心卻讓主角最終醒悟。
當然我們可以看到結局主角只是被判坐幾年牢,罪判得很輕。可見不管美國還是台灣都一樣,內線交易很難定罪,判也判不了太重。

Gekko代表著華爾街"Greed is good"的形象。光鮮的外在,豪華的排場,做著不堪的事。拿來對比的就是塑造出主角父親那個生活簡樸但是非分明的道德標誌,讓我又想到"無慾則剛"這句話。
這導演的片子都有點煽情,或許政治或批判很需要激情的催化。

我喜歡描寫華爾街的片把NYSE的specialists的交易情況拍得很真實。看market makers報價、交易完馬上變動價格、或是大家瘋狂搶進或恐慌殺出的情景很有趣。台灣證券交易全部電腦撮合很方便,但就少了這種緊張次激的場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lw4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